當產業互聯網接替消費互聯網開啟數字經濟“下半場”之時,企業服務領域的紅海競爭格局也正在悄然發生變化。經歷了多年的快速發展,如今的數字化轉型正進入深水區,已成為全行業的共識。
受疫情以及全球經濟陷入低迷狀態的影響,各行各業均面臨不小的壓力,就企業服務領域而言,業績普遍出現下降態勢。近期,中國企業服務領軍公司用友發布業績預告,公司預計 2022 年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同比下降 68.9%到 71.7%。用友給出相應解釋。除了2022年受到疫情管控措施和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影響之外,公司進一步加大對研發的投入。
環球同此涼熱。
但我們把視野拉長一些就會發現,當前頭部公司所遭遇的凈利潤下滑應該只是短期事件。正如用友所指出的,過去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占到重要因素,而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趨于尾聲,不確定性的逐漸消除使得人們的預期和信心正在快速修復。
從產業端來看,經濟復蘇已經在路上,如何在此前數字化爆發的巨大需求基礎上抓住新一輪增長的紅利,成為重要機遇所在。而從政策層面來看,以德國的工業4.0為代表,當前各國都不斷出臺相應的政策來應對于新一輪科技革命。
回到中國市場來看,政策端的紅利也正在澎湃:從“十四五”目標來看,中國對數字經濟發展同樣寄予厚望。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是此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明確要求。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數字經濟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總體規模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支撐作用日益凸顯。如何在現有基礎上進一步加快數字化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推動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需要依靠數字經濟各個領域的市場主體敢于創新、敢于投入,在價值鏈的更關鍵位置挖掘新的增長紅利。
轉型之路
在此前多年的信息化邁向數字化的高速增長紅利曲線逐漸放緩之時,對于數字經濟領域的先行者們來說,當下迫切需要尋找到下一個增長的藍海。
用友的財報印證了這一趨勢。盡管業績預告中在顯要位置提示凈利潤下滑,但如果仔細閱讀財報數據會發現,2022年前三季度,用友云服務業務實現收入35.46 億元,同比增長40%, 占據營業收入的63.4%,新的盈利“第二曲線”正在蓬勃生長,轉型的拐點信號早已明確。
美國未來學院院長揚·莫里森(Y.Morrison)在總結世界許多著名企業成長發展的規律基礎上,提出了知名的“第二曲線”理論。他認為,所謂第一曲線即企業在所熟悉的環境中開展傳統業務所經歷的企業生命周期,而第二曲線則是當企業面對未來的新技術﹑新消費者﹑新市場所進行的一場徹底的、不可逆轉的變革并由此而展開的一次全新的企業生命周期。
這種周期的革新,如今也正在用友的組織端快速推進。
在不久之前,用友宣布進行組織架構調整。全面啟動了以深化行業為核心的服務大型企業客戶的業務組織模式,在原有大型企業客戶業務組織基礎上組建了23個行業客戶與解決方案事業部。加上此前已經建立的金融、汽車、煙草行業子公司,如今的用友,對大型企業客戶的數智化解決方案與服務由原來以地區為主、“地區+行業”的組織模式升級為以行業為主、“行業+地區”的運行模式。
業務轉型推動組織升級,從而 引領業務升級,這種調整固然會在一段時期遭遇轉型“陣痛”,但這是企業生長周期中爬坡過坎不得不經歷的階段。
從行業發展路徑來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各行各業開啟了數字化加速度;此前阿里云棲大會上披露,制造業等傳統行業的用云量增長幾乎達到100%。騰訊集團副總裁李強也稱,此前行業數字化建設多停留在流程信息化層面,用云量不多。但隨著應用深入,越來越多企業要求用數據來創造業務的價值增量。
這種變化對于企業服務廠商們來說無疑是全新的挑戰,這不僅代表著對數智化的人才有了更新的需求,也意味著數字化、智能化的應用場景和規模在以指數級擴大。
在這一時刻,助力企業數智化轉型的引領者們想要保持領先位置,就必須先開啟自我革命。而作為中國本土企業服務領域的標桿企業,用友無疑是極為典型的轉型代表。可以看到,在過去數十年來,用友陪伴中國數百萬企業走過了電算化、信息化階段,在數智化時代也幫助眾多企業成功實現數智化轉型升級。
如今,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中國經濟已開啟快速復蘇的新增長,接下來更為重要的是,如何抓住新時代的紅利、占據下一輪技術紅利的分配主導權。
戰略定力
自主技術和研發能力從未像今天這樣重要。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增強發展的安全性主動權已經成為產業發展的重要引領方向。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這意味著對企業服務領域的信創國產化替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對全球環境的不確定性和行業整體面臨的競爭加劇的壓力,用友在戰略布局展現出極為強大的戰略定力,同樣值得關注。
這種定力首先體現在研發投入的連貫性。從財報來看,2018年-2021年,用友共計支出研發費用約72億,研發投入營收占比超過21%。2022年前三季度,其研發投入同比增長31.7%,研發投入營收占比達到36.7%。
研發投入營收占比是考量一家公司自主技術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也是企業長期競爭力的底座。以上證主板為例,數據統計顯示,2019年至2021年以及今年前三季度,其中上市公司研發費用占比依次為3.06%、3.14%、3.12%、3.00%;而在高新技術公司集中的科創板,有機構研究發現,2019年至2021年,科創板公司研發費用占營業收入比例的中位數依次為9.04%、8.73%、9.46%。
盡管從規模上用友的投入無法與蘋果、微軟等全球巨頭相比較,但從比例來看,用友 早已 處于中國高新技術企業前列位置。
從產品端也能看到持續的研發投入所帶來的成果。自2017年開始,用友通過持續投入研發打造的商業創新平臺面——用友BIP。經過多次迭代,2022年8月27日,用友在全球商業創新大會上正式發布“用友BIP 3”,以5項先進技術,6大領先應用架構,10大領域,465個場景化創新服務以及大規模生態,成為中國企業服務產品創新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據悉,用友BIP在多個領域已實現對國外主流廠商的國產化替代,護航企業實現管理國產化,據相關人士介紹,截至2022年底,用友已累計完成國產化替代項目270余個。
長期主義
當然,長期持之以恒的投入必然存在高速發展期,亦存在平穩期,這也格外考驗決策者的定力和遠見。可以看到,云服務細分賽道獨角獸Salesforce和亞馬遜AWS,都曾有過短暫的盈虧失衡,然而持續的投入亦得到豐厚的市場回報。
從投資的角度來看,真正聰明的投資人看到是長遠的回報,而不是一時的變化。事實上,如果探究那些持續增長企業的成功密碼,就會發現貫穿于企業管理思維框架中的其實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其業務決策背后始終堅守的長期主義。巴菲特就是這個時代最為知名的長期主義者,他所投資的經典案例,可能并未在短期內給他創造巨額財富,但從長期來看,時間的復利讓他足以成為股神。
而從優秀公司的鑒別角度來看,價值觀是長期主義的重要組成。企業的研發投入,不僅僅是企業實力的關鍵影響因子,也是社會整體創新能力的重要組成。
從宏觀層面來看,我國經濟潛力足、活力強、政策工具多,充沛的新動能幫助中國經濟爬坡過坎、行穩致遠。落到企業角度來看,邏輯也是相似的。
就用友所在的企業服務產業來看,無論是從決策層的制度設計還是實體經濟、國企改革提質增效的內生需求,都足以證明這依然是一條“長坡厚雪”的賽道。對于投資者來說,需要做的,就是保持足夠的耐心,等待時間的玫瑰。
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