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親歷故事 見證輝煌歷程(風從東方來——國際人士談新中國70年發展成就)
圖為2019年2月,阿齊茲·梅庫阿爾在西安博物院參觀時體驗中國年俗文化。
西安博物院供圖
圖為讓—弗朗索瓦·唐澤爾(左)參加第四屆長江國際論壇。
資料圖片
圖為大衛·安德魯·菲尼克斯獲得2016年中國政府友誼獎時留影。
資料圖片
圖為米歇爾·萊勒斯在第六屆環境技術及知識轉化國際會議上發言。
資料圖片
中國各個地方都散發著前進的活力
(摩洛哥)阿齊茲·梅庫阿爾
我由衷地欽佩新中國成立70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一個又一個奇跡。中國選擇了一條適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中國的成功經驗對發展中國家具有示范效應,傳遞著鼓舞人心的榜樣力量
2005年,我作為聯合國糧農組織理事會主席來北京參加國際會議,這是我第一次來華。如今,與14年前相比,北京的公共交通更加便捷,環境狀況也大有改善,天更藍、水更清、樹更綠。北京作為國際化大都市的特征更加鮮明,這也說明中國深度融入世界。
擔任摩洛哥駐華大使一年多來,我已經走訪了中國不少地方,如海南、山東、陜西、新疆、廣東、浙江、湖北等地。中國的自然環境和人文風貌多姿多彩。
從以前多次來華出差,到今天常駐北京工作,有機會身處其中感受和觀察中國,我由衷地欽佩新中國成立70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別是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中國創造了人類發展史上一個又一個奇跡。中國選擇了一條適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始終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中國的成功經驗對發展中國家具有示范效應,傳遞著鼓舞人心的榜樣力量。
中國為什么能夠成功?首先在于中國共產黨強有力的領導。為實現每一個時期的發展目標,中央出臺了覆蓋社會發展方方面面的頂層設計和制度保障。從政策、資金到技術、人才,政府為實現發展提供充分的支持和保障。大城市的發展日新月異,小城鎮的變化日積月累,中國各個地方都散發著前進的活力。
解決百姓溫飽問題一直是中國頭等大事。經過改革開放40多年的努力,中國成為世界上減貧人口最多的國家。如今,老百姓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出國旅游的人也越來越多。在摩洛哥,我們就能看到很多中國游客。中國發展經驗對于摩洛哥等廣大發展中國家都極富借鑒意義。我經常去中國各地考察,了解自然條件不同的地區如何因地制宜發展,希望多學習一些脫貧的鮮活經驗。
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政策,調動了廣大人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在到訪的每一個地方,我總能感受到中國各界民眾高漲的干勁。在內蒙古參觀時,我看到當地治沙成績顯著,大家齊心協力筑起了萬里綠色屏障。
今年2月,我在陜西省周至縣和當地農民朋友一起過春節。人們載歌載舞,笑逐顏開。當地居民依靠種植獼猴桃生活越來越富裕,還將剪紙、秦腔等傳統民俗不斷發揚光大。我強烈感受到,中國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的同時,精神追求也日益豐富。
中國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引擎。在航空航天、數字化、人工智能等領域,中國已成為世界舞臺上的領跑者,擁有眾多自主研發的先進技術。人類進步需要互學互鑒,中國一直提倡文明交流互鑒。擴大對外開放就是深化交流的有效行動。
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在自身發展的同時沒有忘記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以及世界共同發展。懷著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愿景,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為促進各國互聯互通、共同繁榮搭建了合作平臺。摩洛哥擁有天然的地理位置優勢,具有成為“一帶一路”重要支撐點的潛力。2017年,摩洛哥與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諒解備忘錄。目前,摩洛哥正在積極推進本國“2020工業加速發展計劃”與共建“一帶一路”對接,歡迎中國企業來摩洛哥投資興業。
中國的成功并非偶然,是中國共產黨依靠強大的執政能力帶領中國人民艱苦奮斗數十載而來,是中國敞開胸懷、擁抱世界、積極推動經濟全球化的結果。在華的工作生活經歷將成為我人生最美好的印記。
(作者為摩洛哥駐華大使,本報記者李琰采訪整理)
中國將創造更多綠色發展奇跡
(法國)讓—弗朗索瓦·唐澤爾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中國人民對建設綠色家園的共識。中國不僅與世界各國分享水資源治理和保護的經驗,還通過具體行動幫助一些發展中國家建立水電站、完善水利設施等,為全球的綠色和可持續發展不斷作出貢獻。不論在水資源治理還是環境保護方面,中國將創造更多綠色發展奇跡
我與中國的緣分始于本世紀初。作為法國水資源國際辦公室主任,我曾多次受到中方邀請參加黃河國際論壇、長江國際論壇,并負責組織流域綜合管理等主題分論壇。在這些會議中,我與中國同行交流經驗,建立了深厚的友誼。2009年,法國生態、可持續發展和能源部與中國水利部共同簽署了《關于水資源領域的合作協議》,選定海河流域作為試點開展合作,我也因此有了參與中國流域水資源綜合治理的機會。
在接下來近兩年時間里,法中兩國團隊進行了多次溝通、討論和實地考察。2011年7月,法中海河流域水資源綜合管理項目(海河項目)正式啟動。我們決定因地制宜,探索適合海河流域特點的水資源綜合管理機制,同時建立水生態修復系統,讓這片古老的流域煥發新活力。
我第一次去海河流域考察時正值夏季。在與中方團隊商討后,我們決定借鑒幾年前巴黎治理藻類的經驗,引進模型、合作研究生物監測預警技術,建立了專門應對藍藻暴發的應急處理機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飲用水資源保護體系。
在這一過程中,我深切感受到中國科研人員勤奮好學、踏實肯干。作為該項目的法方總聯絡人,每年我都會選派專家團赴華與年輕的中國科學家們開展交流與培訓。如今,海河項目已經擁有一支近70人的研究隊伍,成功完成了項目的第一、二階段工作,第三階段的合作正在進行中。法中兩國將繼續在流域管理、技術開發等方面開展更深入的合作。
現在每年我至少會去中國兩次。無論是實地考察還是與中國同行交流,我都能感受到中國水資源治理領域的發展以及中國將水資源治理與保護作為一項長遠事業的決心。這不僅有利于中國自身實現可持續發展,也為世界水資源保護貢獻了智慧與力量。
2016年底,中國開始實施河長制,要求各級河長負責相應流域的管理與保護,河流也有了“守護人”。這一制度十分適合中國較復雜的水環境,有利于由點及面推動河湖治理與綠色發展,起到了非常好的示范效果。
獲得中國政府友誼獎不僅是對我個人工作的極大鼓勵,也是對十幾年來法中兩國河流合作治理項目成果的肯定。我把這塊獎牌擺放在辦公室的醒目位置,激勵自己繼續為兩國河流治理工作貢獻力量。
今年5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全球能源互聯網發展合作組織共同主辦了首屆聯合國水資源大會。會上,一位塞內加爾代表對我說,他很欽佩中國的積極作為,因為中國不僅與世界各國分享水資源治理和保護的經驗,還通過具體行動幫助一些發展中國家建立水電站、完善水利設施等,為全球的綠色和可持續發展不斷作出貢獻。他的話也道出了我的心聲。這正是我參與和見證中國水資源治理發展十幾年來積累的真實感受。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是我在中國經常聽到的一句話,這也是中國人民對建設綠色家園的共識。中國正在同世界一起為人類生態環保建設而努力。我毫不懷疑,不論在水資源治理還是環境保護方面,中國將創造更多綠色發展奇跡。
(作者為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世界水理事會理事、流域組織國際網常設技術秘書處秘書長,本報駐法國記者劉玲玲采訪整理)
中國為創新打下堅實基礎
(英國)大衛·安德魯·菲尼克斯
我深切感受到中國政府對科技創新高度重視。中國為創新打下堅實基礎。各地的科技園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不僅為本國的創業者提供了一片沃土,也吸引了外國高科技人才,極大地促進了國際科研合作。同中國密切開展交流合作非常重要
上世紀90年代我第一次去中國時,帶回來一幅中國山水畫。這幅作品并非出自大家之手,但我非常喜歡它所表達的意境:平靜祥和、和合共生。這正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體現。
從那時起,我到訪過中國不少城市,對中國的了解不斷加深。我們與中國高校建立了越來越多的聯系,科研合作日益密切。我曾與中國科學院的學者共同開展大麥黃矮病毒研究,觀察病毒在農作物間傳播的機理,并尋找解決措施。此外,我還作為四川大學的訪問教授,與中國同行研究石墨烯、納米材料等新材料的性能。在我擔任倫敦南岸大學校長一職后,工作繁重,很難再擠出時間去中國。但我依然通過和中國同行一起發表論文、共享數據等方式保持著科研合作。
我深切感受到中國政府對科技創新的高度重視。中國敏銳地認識到納米技術前景廣闊,將納米技術研究提升至國家層面。中國為創新打下堅實基礎。各地的科技園如雨后春筍般涌現,不僅為本國創業者提供了一片沃土,也吸引了外國高科技人才,極大地促進了國際科研合作。期待中國繼續鼓勵科研與產業的進一步結合,讓科研成果迅速轉化為生產力。
與中國高校合作的經歷讓我深信,教育和文化交流對于英中兩國人民,特別是青少年而言至關重要。因此,我非常支持孔子學院的建設。倫敦南岸大學孔子學院(以下簡稱南岸孔院)成立于2007年,并于2014年成為英國首家獲得“示范孔子學院”稱號的孔院。倫敦南岸大學在公共衛生領域有傳統優勢,倫敦1/4的護理人員都畢業于這里。南岸孔院將中醫作為主要推廣方向,希望將傳播中國文化與發揮倫敦南岸大學優勢結合起來。學習太極、研究中草藥……在研究中國歷史和傳統文化的同時,觀察中醫和西方醫學在公共健康領域建設的異同,是一個促進文化交流、加深相互理解的過程。從師資規模來看,南岸孔院是全球最大的孔院之一。截至目前,與南岸孔院合作的倫敦中小學已有57所,超過1.4萬名英國學生通過南岸孔院學習中文。
同中國密切開展交流合作非常重要。不久前,倫敦南岸大學橄欖球隊訪華并與中國學生進行了友誼賽。大多數隊員此前從沒離開過倫敦。訪問歸來,許多隊員對我說,他們在中國收獲頗豐。作為高校管理者,我充分意識到高校合作是一座溝通民心的橋梁。正是有了這座橋梁,我們可以更直接、更深入地交流和分享,增進相互理解和信任。
(作者為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倫敦南岸大學校長兼首席執行官,本報駐英國記者強薇采訪整理)
中國在全球生態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德國)米歇爾·萊勒斯
中國的環保事業取得巨大進步,形成了越來越完善的循環回收系統。中國高度重視環保,認識到環保科技是未來科技發展的重點之一,一直在大力開展噪聲防治、廢水廢氣處理、推廣可再生能源等。中國提高環保意識,重視環保科技,積極與別國開展合作,全世界都將從中獲益
我第一次去中國是在2002年2月,當時我在德國下薩克森州的希爾德斯海姆—霍爾茨明登—哥廷根應用科學大學工作。下薩克森州和安徽省有友好省州關系。在州教育部長的帶領下,我和3名同事去安徽合肥考察交流。
我抵達中國后的第一印象是,中國是一個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國家。幾天的訪問中,我接觸了很多年輕的中國專家。他們大多有國外留學經歷,非常樂于接受新事物。
我的研究領域是廢棄物處理和物質流管理領域的環保科技。當時,垃圾先分類后處理的做法在中國還不普遍。將垃圾直接運送到填埋場,會導致環境問題。比如,廚余垃圾產生的廢液流入土壤會污染地下水,產生的二氧化碳和甲烷也會對氣候造成影響。第一次合肥之行后,我與中國的工作往來密切起來。中國對環保科技越來越重視,我受邀前往中國交流也更加頻繁。
在與中國同行的合作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中國大學已經具有很高的科研水平,學生們特別勤奮刻苦。與學生交流讓我們師生雙方都受益良多。盡管德國和中國的文化背景不同,處事風格各異,但大家能取長補短,合作很愉快。這種良性互動不僅有利于兩國科研人員間的交流,也能促使雙方在經濟、科技等很多領域開展合作、共同發展。
后來,我們在合肥和沈陽指導當地試點開展垃圾分類工作。我還參與了合肥龍泉山垃圾填埋場優化建設,為合肥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提供技術支持,幫助合肥學院建立了生活垃圾數據庫等。收集數據可以幫助分析垃圾分類的效果,有利于垃圾的進一步處理。垃圾的產生有很大不確定性,比如在夏、冬兩季就有很大差別。夏天城市垃圾含水量較高,而冬天則較低,因此這兩個季節的垃圾處理方法就必須有所區別。此后,在中方相關機構的指導下,合肥的垃圾處理技術進一步提高,如今合肥的垃圾分類經驗已經推廣到安徽全省。
這些年來,中國的環保事業取得巨大進步,形成了越來越完善的循環回收系統。許多垃圾填埋場的技術和機制在逐步優化,如今又開始推廣有機垃圾的分類收集,提高垃圾處理技術也已提上日程。我相信,隨著民眾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垃圾處理回收技術和機制更加完善,中國將成為全球垃圾處理的典范。
中國高度重視環保,認識到環保科技是未來科技發展的重點之一,一直在大力開展噪聲防治、廢水廢氣處理、推廣可再生能源等。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口占世界人口總量約20%,中國在全球生態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我認為,中國提高環保意識,重視環保科技,積極與別國開展合作,全世界都將從中獲益。
(作者為中國政府友誼獎獲得者,德國羅斯托克大學廢棄物處理和物質流管理系主任、德國生物質研究中心主任,本報駐德國記者花放采訪整理)
《 人民日報 》( 2019年10月16日 17 版)
推薦